思路:::
A 先知道工件大小 -- 开粗刀具直径--二次开粗清角直径--要不要再次清角--中光平面----中光外形--光平面,大刀小刀光外形凸或凹 --清角光刀--锣基准角和模具编号--锣流道和排气槽
B 利角部位和碰穿插穿部位要延伸图 延伸不了的怎么处理?{{{{重中之重!!!}}} 有些偏置不了的真的就没辙了。哎!!!!!!!! 不用便置的话锣出来可以吗?
封图的时候都有哪些技巧? 有些图的小缺口不好封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直接做箱体又有地方锣不到位了。有的图封的时候封出破面了。就想缺了有个口子 像是一个小缺口完全透明的那种,那样的图拿来写刀路的话那个缺口刀会锣进去吗?要是锣进去的话是很可怕的。。。要是有一点小破面没发现呢?
C 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参考刀具来二次开粗的而要用过程工件IPW 是工件过于复杂的工件?还是在自动 最小斜面长度留有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就要用IPW来开粗呢?
D 是不是没有哪种二次开粗方式是最好的 要因图而异?
E 参考刀具的直径是按侧壁的圆角大小来给吗 ?如用30的刀开粗侧壁圆角最大是R5那么参考刀具就要 参考40吗 ?
钢件加工
把工件中心移动到原点,设置安全高度。单边的话移到相应的边上,分析工件的大小决定用什么刀具把不加工的区域给封住。
1 .分析缺口和R角的大小再决定用多大直径的刀具开粗,一般优先考虑用飞刀开粗。30R5 下刀量0.5左右 要是材料硬度高的0.45或0.4 。 要把工件的外形偏大 3 MM 左右。 留余量0.5 底部余量0.3 在侧壁加 最大4MM 最小2MM的圆角这样在有圆角的地方就可以避免弹刀。 工件要是加工深度超过110MM 的话尽量分两段程序 免得刀具过长而增加加工难度。用安全高度跳刀
凹的工件一般都由内往外锣,凸的工件就由外往内锣。
2. 参考刀具二次开粗 清角 用多大的刀具加工。一般 12 10 8 6 下刀量0.25 0.2 0.15 部件的余量要大于一次开粗时留的余量以免擦恻壁导致断刀。看情况要不要在恻壁加圆角。一般用先前平面跳刀 有的小缺口二次开粗可以直接用等高可以锣的就不用参考刀具节省时间。
3. 中光平面底面留0.05余量光刀 侧面余量要比开粗时多0.05左右,光平面选面时要分开尽量一个面一个操作。把上一个操作复制重新选要加工的平面就可以。
4.用等高操作中光外形。如有小斜度的曲面就先用R刀平行铣中光,以免平底刀直接踩刀。留余量0.06-0.1MM 。有弧面斜度小的面先用平刀等高后再用R到平行铣。
5.光平面余量为零 有碰穿位的话要留余量0.03左右 曲面也一样要留, 直接复制中光的操作改底部余量为零就可以。
6. 等高光外形,有利角面的要把操作分开并延长面0.3-0.5MM两个操作各铣一边成利角。也要一个区域一个操作的分开。要是刀具太长就要分段铣,大直径刀具铣深的地方再用小直径刀具清角。
7.淬火工件看是否要留工艺台以方便后工序加工。 有些R角区域可以直接的用和R一样的直径的刀加工。有些却要小于R的刀具加工。 线割的地方要把图封住不需要加工浪费时间。
拆铜公
分析高度宽度 能不能加工到位 。 有些斜度的又很高很大的工件用加长杆的刀头是可以锣到位的,拿不准能不能铣到位?
斜面的尖角有些能用平到锣到位有些锣不到位拿不准。
有些能够一个大身公的还是拆了好多个小公拿不准。
有些可以直接线割而不用拆多个的地方拿不准。猫抓毛线球引导分享
有镜像A01 A02 的两件东西是拆完了一件A01另外A02就直接镜像过去另存为一个名称吗?那里面的铜公名称全部要改过? 导出铜公的时候导出A01的就可以吗?另一块的铜公直接编铜公刀路的时候另存为A02吗?
有时候分割面割不掉的不会处理。 写刀路时偏置面不能偏置的不会处理。直接片体加厚有斜度的话也不行刀路还是不能延伸。
锣铜公
铜公用先前平面跳刀一节省加工时间
开粗 -清角-光基准-光斜面-光外形-小刀二次开粗-小R刀等高凹再平行铣底部斜面再更小的清出侧面和底部的小R 一批铜公大小差不多尽量用一样的刀具方便加工免的频繁换刀。 有直身部位的一刀过完而不用等高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粗公直接复制精公改刀具就可以。如果有镜像的话就镜像后改程序名再重新生成后处理另存为。
像20*20的小铜公用12的刀开粗就可以直接等高加工而不用挖槽 跳刀和绕刀少很多。
宗旨: 以最短的时间干出最漂亮的活, 效率和安全却一不可